菩提树

[sc_embed_player fileurl=”http://www.taoyuepu.com/mp3_upload/uploads/20111207/41224f7b8bca269820f1477869e22958.mp3″]

小学的音乐课,给我的印象标签是:开小差,发呆。通常老师在上面讲课的时候,我就在书上画迷宫,或者看着窗外小涌边不时经过的回收废品,一大堆纸皮堆得高高的三轮车过桥,幻想着古老的小桥对面的尽头,是不是有些神秘的隐士桃园,又或者有些很好玩的小工厂,可以进去参观(因为我有时听到机械工作的声音)?这样,不经意就走神了。

每次在望到小桥之前,视线都必须要先穿过一棵大树,虽然这棵大树遮住了视线的一大半,可当时留意的不是这棵树,于是自然而然地把它忽略了,隐约就记得它很茂盛,挡住了很多风景,不过我没介意。从小我都很少介意各种树,觉得它们有时很可怜,不能走,不能说话,但是应该很幸福,因为他们很长命。

某一次上课的时候,学唱一首歌,叫《菩提树》,歌词和作曲家都忘记了,只记住了旋律和名字,今晚一查,吓了一跳,原来是舒伯特的作品。名曲就是名曲,纵然忘记了作者,旋律依旧永恒。

小学毕业之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首歌的旋律竟记得特别清楚,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遍遍的重复,可能是我旧屋房间窗前也有棵树?我知道它肯定不是叫菩提树,但我相信它是,于是我就一直把它叫“菩提树”,上大学之后学了树木学,得知原来那棵东西叫白兰,但是我仍然相信它是菩提树,它和很多树一样,给了我些安全感,又或者是很多幻想的空间——尤其是我想起《菩提树》的旋律的时候。

至今仍然无法解释这首歌的奇妙之处:轻轻的,缓缓的,若即若离。旋律我记得很深刻,却每次告诫自己不要记得太熟练,似乎这样会破坏这首歌带来的意境。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我把歌词还给了老师,每次想这首歌,和这首歌的名字,就已经足够了:有时仿佛回到了小学的课室发呆,有时又想起了旧屋窗外郁闭的树荫,有时记起了小时候睡觉父母亲的身旁,有时甚至去了一个自己都不清楚的庄园:屋子旁边有棵菩提树,屋里的灯光隐隐约约。屋,树,我,静静的却很安全很舒适。

有很多次想翻查歌词的冲动,直觉告诉我一旦知道歌词,以后再哼这首歌的感觉就会变味了。今晚一时冲动,竟然google了出来,不过这次我的直觉输了。事实上,歌词印证了我的联想,尽管有点与现实偏离,不过,我想当我风烛残年的时候再回味,就应该差不多了。

 

门前清泉的旁边
有一棵菩提树
我在那绿荫的下面
做过无数美梦
也曾在那树干上
刻下热情诗句
无论欢乐和痛苦
我常走近这树

今天像往日一样
我流浪到深夜
我在黑暗中行走
闭上了我的眼
我听见树叶细语
轻轻地对我说
朋友,请来我这里
在这里寻找平安

冷风呼呼地吹来
直扑上我的脸
头上的帽子吹落
我却不曾回头

如今我远离故乡
转眼有许多年
我依然听见呼唤
在这里寻找平安


 

 

菩提树》上有2个想法

    • 小学的东西,很古老的时代了。上面播的不是原来听的版本,原来的是老湿演奏的钢琴版,比吹长笛好听。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