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想起了傻西米当年“被推荐”的歌。“推荐”也好,“被推荐”也罢,高一的音乐鉴赏我们小组就靠他轻轻地忽悠过去了。
据傻西米说这首歌的特点在于与某首名曲融为一体,听上去曲调的确很悠扬,可惜当年、又或者现在,听得有点囧,没能深入读懂歌词里忧郁的心情,而当然,我也不希望读懂了。
貌似当年也是这个时候第一次听,季节轮回真是个奇妙的造化,吹来吹去,始终吹不散的,是若隐若现的痕迹。
今晚想起了傻西米当年“被推荐”的歌。“推荐”也好,“被推荐”也罢,高一的音乐鉴赏我们小组就靠他轻轻地忽悠过去了。
据傻西米说这首歌的特点在于与某首名曲融为一体,听上去曲调的确很悠扬,可惜当年、又或者现在,听得有点囧,没能深入读懂歌词里忧郁的心情,而当然,我也不希望读懂了。
貌似当年也是这个时候第一次听,季节轮回真是个奇妙的造化,吹来吹去,始终吹不散的,是若隐若现的痕迹。
大叔骂司机,司机叼大叔。
大叔有大树的威武,司机有死鸡的撑盖。
乘客们?——都说些话吧?
——都说些话了,大叔被强制早泄。
因为,ta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的生命。
而我?
我是来打酱油的。关我鸟事?!
这就是社会。
她爱他,他也爱她。
有一天他走了,只剩下她。
她又和了他,但仅和了他。
他回来了,她见了他,被他发现了。
他打她,他杀他,他死了,他走了。
留下了一张纸条,“我会回来的”。
她无助,无奈,她进去了。
她出来了,遇见另一个他,
他不是个鸟东西,但爱她。
但她不爱他。
她见回了那个他。
他向她解释,她漠然,“过去了。”她说。
她走了。
另一个他和过很多ta一齐,这次,他发现只爱她。
他不了解她,但很爱她。
甚至愿意离开另一个她。
但,被她的他发现了。
他不理,继续追她。
她面对着以前的他,她伤了。
而他也找到了她、
她把它告诉了他。
终于,有一天他找借口打了他。
她哭了,她没想到,以前的他竟然是这样的他。
他以前很爱她,但关键时候,他变了。
于是,她走了,顺便和他走在了一起。
可是,他万没想到,他离开的她死了,她的他把罪名推给他。
他无助,无奈,他只知道,他和她的日子不多了。
他吻了她,她爱上了他。
“出来之后,我们在这里见吧。”他说。
她进去了,他也进去了——就在她进去之前。
她出来了,她回去等他——他还会出来吗?
“我会回来的。”
“出来之后,我们在这里见吧。”
“你好。”
“好久不见。”
她独自呢喃。
据说这首歌适合安慰那些心灵需要慰藉的人。
例如适合慰藉对着一篇毕业论文发了一个下午呆之后无所动静无从入手怀着无比纠结的心情在此虚度光阴的人。
那就日一下吧,希望39分钟的宁静释放腐摸能够给篇狗血鸡巴论文带来一丝曙光。
言归正传,《The Light of A New Day》的确是轻音乐的神来之笔,飘忽空灵的神秘高音,结合大自然的天籁,渗透着人类生活的声音片段,充满斑斓的浪漫色彩。当中蕴含的如获新生之能量,在聆听中不禁油然而生。
正能量的音符缓缓地流淌,每一段乐章切换得顺其自然,仿佛到初升太阳缓缓移动,慷慨地洒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雨后的热带,冰封的寒极,甚至在肃杀的废墟,只要仰望那束希望的光线的人,都能感受到曙光穿透每一下朝拜的心跳,暖暖的融为了灵魂的一部分。
再看一眼世界,于是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
春困,是春天不可多得的困境,是春季可爱可恨的困倦,无论好与不好,只能有且只有像呼吸一样,不能制止也不能抗拒。
上一周:
才不多,财不多,身子弱。
想做这,想做那,不专心。
想这些,想那些,没落实。
简而言之就是浑蛋苦逼体虚神弱状态恍惚神经过敏力不从心既不可歌更不可泣的一周,虽然被逼享受,但也很讨厌——尤其是龙体欠安,这是最最最蛋疼的。好在周末还有些姣婆珊之类的活动在黑暗之中聊以增添一抹亮色。
今晚开始又能在风中感受春晚了,或者说是感受晚春的风吧,这样不至于产生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歧义。同时,这意味着:明天开始可以原地复活了吧?
c’est la vie,就像O2,一边消耗你的生命,一边给你提供能量,而且,你离不开它。
页页页,各种页,点开这个,又看到那个。从A到B,再到CDEFGHIJKLMNOPQRSTUV…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烂,柳暗花明又一坑,本以为分隔N年后再无音讯的人,又在此时冷不防地冒了出来。看着新鲜,继而喜悦,最后竟变成了感概。为什么呢?朕也不知道,是为这些无意的重逢而感到欣喜,还是为时光逝去而感到一阵空虚?一页,两页,不经意间,在字里行间遇见了往日的时光,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第二人称的生活,有点美妙而感叹。这代表了什么?或许,只代表了时间的流逝而已。
历史的长河仍在滚滚翻腾而去,华丽的辞藻,泛黄的照片,平凡的语句,到了最后,剩下的只是回忆本身。此刻,朕在默默的看着它们慢慢的成为历史,再悄悄地转化成回忆,无声无响,又浓又淡无穷匮也。
然,这不是一件美妙的事么?
灯光闪起来,粉丝们忍不住叫了,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连屁也放不出,否则就会被挤回菊花,直接残了。
哦,主持来了,嘉宾到了,拉拉队谄媚了,众粉high了,尖叫不绝。大伙憋足了劲,屁也硬生生挤出来。臭否?没空闻。呀,那虾走光了,这虾手机录爆了,那妹衣服大湿成透视了,这哥狂喊又失声了。
噢,刺耳的台词嘣啊嘣,硬塞不进耳来,大家抢呀抢,抽水揩油又何妨?动感音符飘啊飘,你射我摄。超低音震啊震,宝贝们跳啊跳,噢。哦。
黑丝袜长腿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在想,那盘棋该怎样赢呢?
在此首先说明,本人用的只是消费者预览版,开始键弹出的那堆方格东东,很多都只是个坑爹的预览效果,并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因此在此大可以完全忽略,好吗?
被微软女大十八变的win8折腾了半个晚上,进步的东西确实不少,耐人寻味的更加多。初步感觉,看来微软是决心走苹果产品一体化的方向了。
现在得出的结论有四:
1,微软输入法的全新改版太TmNb了,用词习惯,智能得与以前相比有大幅度提高。
2,win8估计针对的更多是放在触屏产品上面,从面目全非的开始键已经窥见一二,方格阵列,错落有致,用手去捏啊点啊拉呀缩呀什么的应该爽得不得了。Ie与以前对比,进步也不少,界面清爽很多,切换效果也大花心思,完全可以给人一种顺理成章的使用习惯。嘘,在开始键的方格上,还有个ie的“app”,用起来就像用app一样,所有页面全屏显示,保证用户尽可能专注于浏览内容本身,单击右键才弹出需要的选项,学习chrome了吧?
3,很多软件不兼容,不知道会不会被病毒攻击?
4,开关机速度可爱得情不自禁呻吟一声a:啊,全程15秒。
总体来说,虽然win8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要去适应的时间肯定是要比去适应win7长一点,因为其产品概念有着革命性的变化——仅以朕此一菜鸟体验了4小时后发表的吹水谬论。稍后有性趣继续补上。
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话口未完,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打开多程序的时候,想快速切换千万不要试试用开始键+tab,一定不要试哦。如果想两个窗口在全屏的情况下切换,千万不要尝试把鼠标移到屏幕左上角然后单击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发现,打开部分网页不支持JavaScript,例如这里;MSoffice2010及较早系列办公软件一概不支持;可喜的是,竟然支持Qv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