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象棋8

没有关注无情门很久了,现在打开中游,第一时间就是下两盘再说,然后就是周围游荡去看棋。除了名字前缀加上“无情门”三个字,才能提醒自己是社团的一份子。偶尔看到论坛讨论关于社团没落的话题,也是一瞥便罢,连留言也省了。这个加入了第十年的象棋社团,随着日子的推移,正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淡出生活,有点唏嘘但也无奈。我相信这不是一个两个玩家的感觉,更不是一个两个社团面临的困境,也许,网络社团的使命就此完成?

作为一个想在工作之余享受放松的玩家,至少于我而言,探讨这个问题就显得毫无必要。我想要的只是下棋,加入社团也是想提高棋艺,既然社团现在满足不了我的需求,淡出就淡出吧。这样的做法,要是套上“责任”和“道德”的束缚,就离“无情”不远了——当初你丫的不是屁颠屁颠组织比赛,深夜聊天忙个不亦乐乎的么?时过境迁,一转眼快要变成了社团的“叛徒”?

说“叛徒”可能严重了点,说不称职的社员就恰如其分了,好在前几年已经申请退出管理层,不然心里会更加折腾。现在倒好,来去自如,玩两盘,看两盘,遇到熟人就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很快就觉得心安理得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用最纯粹的态度坚持着信念,就是对自己的致敬。

我与象棋7

黄花梨棋盘上,静静躺着三十二颗棋子。不时坐在窗边,把玩着棋子,熟悉的冰凉透过指尖,又想起多年前学棋时的情景:放学后屁颠屁颠地自己跟自己摆阵,竟能乐足一整晚。大概是那时年少,心无杂念的原因吧。如今能心无旁骛,专心对弈的时间越来越少,棋艺也没实质性的提升。究竟是岁月改变了心境,还是能力限制了进步?

棋龄快有十六年了,近三年遭遇的瓶颈期,迟迟尚未能突破。当初每日都有进步的成就感日益减退,创造力的缺乏,制约着水平的提高。早已过了那段自认为灵气横溢的年纪,也感受不到大器晚成的惊喜。除了无奈一笑,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有时在想,为什么要这么执着?多少人下棋纯为娱乐,而自己却为棋艺停滞不前而苦恼,是不是太钻牛角尖了?也许,不如放开心境吧,不要刻意追求进步,心境开阔了,进步自然会找上你——尽管,不知何年何日。

是的,这一天至今仍未到来,而朕始终仍没放弃。本应有的挫败感也不知不觉间转化成动力,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每前进一步,所需要的努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局数累加,而是需要多少次的总结与反思,多少次的尝试与创造,多少次的冷静与克制。

会累的,诚然这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有时刚为取得少少进步而沾沾自喜,一转眼又会有新的对手将你打回原形。可以说,近三年的状态就一直处于这种周期性的起伏中。即使心态上,策略上没有丝毫的松懈,也不能保证今天的努力就会有成效,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这份郁闷的心情,无论谁也分担不了。天梯不是谁都能爬上,稍有不慎,又会摔下来。

而很庆幸,每一次摔倒,并没至于粉身碎骨,磨练出坚韧的意志也许就是最大的收获吧。多少盘大劣的棋,凭着朕死缠烂打,最终能幸运地掰回来,不也是上天给朕的一份礼物?有时朕也会为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而感到惊奇,有生以来,好像从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令朕如此坚持。究竟是朕找象棋,还是象棋找朕?

于是,想起了《聊斋》里面的棋鬼,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该说可怜,还是可敬?也许,棋鬼也不在乎了,能够下棋,生死又算什么呢?

真羡慕他!或许,一生能爱上一两件东西,并为此不懈努力的追求,已经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那段无情门的时光

呡一口冰冷的咖啡,带着熟悉的味道,又一次轻轻推开“寸土必争”的大门。点击“社团好友”一列,静静地驻足,注视,朕是慰问当年的时光来了。看到仍然有无情门的朋友留守基地,只是面孔生疏,不禁流过一丝唏嘘。

朕没有找任何一张桌子坐下,只是默默地注视着最后几张空空的桌子,那里曾经是众兄弟姐妹手谈神交的地方,把手贴近屏幕,是否尚有余温?记忆中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至今仍然是陌生的面孔。那段共同拥有的美妙时光,仿佛却尘封已久。往日的棋谱,已然淡忘;棋盘上铮铮的落子声,也仿佛越来越轻。岁月带走了多少回忆?那份曾经的激动,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变得平静而恬淡,静水深流。

那段象牙塔的时光,对象棋梦想朦胧而专注地追求;那份守候在基地的日夜,为社团活动忙不开交的热情;那些零零碎碎的话语,彼此间谈天说地的开怀,仍不时在脑海中浮现。那时的世界,如此纯粹,如此感动。

“八公子”,“八公主”,“六扇门”,古老的职位,仍然保存着神秘的色彩;充满侠气的侠义堂职位诗,却已销声匿迹。那时朝思暮想,为拥有“无情八剑”的荣耀衔头而奋斗的热情,早已变得平淡如水,这是对“功名”的淡然,还是长大的成熟?

记不起什么时候,这抹纯粹的色彩悄然褪去,留下浅浅的痕迹。蓦然回首,才发现那段时光美若童话,如此弥足珍贵。然而,朕一直没有远离。很感激那段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这段回忆,很温暖。

今晚,朕特意喝上了当年在社团看棋时喝的冰咖啡,在丝滑的香醇中,吟起那首诗:

“飞沙似箭自狂癫,
十里柔情犹可见。
飘零短笛逆风吟,
铁马一骑西风鸣。
横刀立马问苍天,
寒剑丹心人独笑。
披荆利剑斩不平,
仗剑长啸江湖行。”

我与象棋6

朕经历了一段“慢、快、慢”的旅程。

半年前,由于应邀参加蝴蝶举行的一次小比赛,为了适应快棋的赛制,一向主张下慢棋的朕第一次正襟危坐在15分钟包干的练习场上。无疑,一开始对于这快节奏的下法是很不适应的,由于思维跟不上,即使在中盘占尽优势,最终还是超时作负,更不用说在被动的情况下。调整战略势在必行。对此,朕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对“广度”的思考,而把精力放在“深度”上。当然,对于一位合格的棋士来说,这算不上是妙策,不过反正朕又不是合格的棋士,干脆从零学起罢。

专注“深度”,不能否认对全局思考判断存在片面性,然而在电光火石般的急速下法中,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或在劣势时顺势把局势搞复杂,以争取喘息之机;或在均势时集中火力进攻,争夺优势;或在优势时乘胜追击,获取胜利,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贡献。至起码想的都是大路方向,在心理战方面,功效颇妙。在中游下棋,对于一般的玩家,用此方法立于不败之地,几率甚高。

朕很清楚漏洞所在。

因为放弃对“广度”的考虑,下起棋来难免有偏激方向。如上所述,在对战过程中,使用的都是进攻手段较多,“刚”过盛,“柔”则灭。防守方面,都是大大咧咧的半空城,若是遇上比较“阴狠”的对手,很快便身陷囹圄难以自拔。要是碰上棋风更加硬朗的对手,也使不出在慢棋中耍耍太极的手段。遇上以上两种对手,出乎预计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脱离心中的“靠谱”,立马下得“不靠谱”。随手棋,贪手棋频发,味道顿时大恶。很显然,“广度”不能弃,必须两手都要硬。

凭经验,朕从限制局数开始。每次三盘。有所制欲,方能随心所欲。

无论胜负,三盘辄止。有此限制之后,下起来便不会有“不行就下一盘”的不负责心理,力求把精力集中在每一盘上面。带一点求战的心态是必须的,不能用慢棋的心态去磨,这样才能保持在有限时间内把节奏拉紧,向胜利靠拢。“取势不惜子”在此更显出关键的作用,无奈是学艺不精,未能运用得得心应手。至于防守方面,朕选择较稳的开局,以避免在中局不小心陷入过激的战法而导致攻守不平衡。而在时间分布上,凭借着有限的开局库记忆,尽量走快,把时间集中分配在犬牙交错的中局上,以弥补思维迟钝的不足。

以上种种,仅是匍匐前进的探索。而在探索中,朕终于也体会到快棋的魅力所在。若是锻炼专注,快棋无疑比慢棋更加有效,短短一两个小时大有绞尽脑汁的痛快,“烂柯”一笑更是心领神会。不论输赢,过后总感受到一种禅修的清澈甘甜。当然,此境不常有,其一是,杂念未排清,对于此,暂时不得不以“心有余而力不足”来总结。其二是,快棋水平的确捉襟见肘,常因此而不满。慢棋和快棋水平相差太远,过中一定有迷。

所以,朕重新回到慢棋区。这次,弄清快棋的“慢”,和慢棋的“快”。

所谓快棋的“慢”,就是把快棋中一些棘手的中局问题,放进慢棋中琢磨,得出一般经验。“抢肋”、“破象”、“急进兵”有一定的帮助,在慢棋中,拆是肯定能拆成,但若用在快棋上,至少在气势上冲击对手,即使失子或失势,也不至于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默而识之,先冲为上。

而慢棋的快,就是在下慢棋的过程中注意理清自己的思路,过后复盘,把当时长考的几步提炼出来,多加分析。找出多余的思路,审清多余的原因,之后删除,腾出空间,记住最准的那条路,以便在快棋中尽量少耗费时间,快速决策执行。把慢练快,不省心,但省时。

有了这两手,若是还不管用,那就只用“拖”的方法了。“拖”,是快棋特有的战略,即使是劣势的一方,如果剩余时间多,而优势方剩余时间少,拉长战线,消耗时间就是最好的方法,不战而胜。这策略有点胜之不武,再通俗点说,就是“屌”。不过,既然有规则,屌方法总比没方法好。个人认为,拖棋与棋品好坏没有直接联系,应该尊重这一战术。拿破仑败给俄国,不是也败在时间上么?

“慢,快,慢”。快与慢的结合,正如刚与柔,奇与正,也是能使棋艺螺旋上升的方式之一?写到这,感觉又有点闭门造车的味道,大师们是这样过来的吗?朕不知道。朕更喜欢的,是一段探索的路,不一定是捷径,但风光独领。

我与象棋5

心急吃不了臭豆腐,骚动赢不了半盘棋。

近来无事,闲暇之余亦重拾往昔雅趣,闲敲棋子。不料思绪凌乱,始终无法静下心来对弈,顿觉索然。思前想后,只觉近期种种烦事闷结于胸,柔肠百转,本心纠结竟至于斯,纵不是优柔寡断之人,亦难免瞻前顾后之举矣。今清风送晚,静夜思量,望有所悟。俗语有曰“拿得起,放得下”,此六字真言的修行原来是如此艰辛!正因不能放下杂念,往往棋正酣时,短路频频,漏招百出,落得个狼狈早泄之下场,呜呼哀哉。

常言道,岁益增,思虑之事愈加复杂,并其外来的因素,杂念也因此而激增。朕尚早对此番言论怀极大怀疑之感,是以一直以来尽量保持内心的“天真”,以求专心于自己心爱之事。而事实上,现实往往不能如吾所愿,尤其近来月余,毕业后对校园的怀念,感情路上的剧烈余震,工作尚未明朗的担忧,愈发加剧对“专心”的冲击。偶有朋友小聚,过中的喜悦也不过是间中分散了郁闷,茶余饭后尝试散步观景,故作古人风花雪月之倜傥随情,也只是徒有其表,一旦坐于枰前,方才暗藏在心底的杂念又如脱缰之马,恣意奔突,如此反复,连自己也被弄得七荤八素,哭笑不得,东施效颦大概如斯也!

棋者,静心之道也。不静心而战,落子虽快而败得更快。待败局已定方如梦初醒,更为自己的粗心而懊恼,有如走火入魔毒气攻心,可谓旧怨未了又添新愁。且看陈毅战前尚可专心下棋,关羽刮骨且能饮酒对弈。临危不乱专心一志,方为英雄本色耶!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要能详尽参透其中奥秘,何止千丈百丈之距!吖姑勉乎哉。

亦尝浅览许银川之谱,其风以稳著称,招法绵延不绝,韧劲十足,刚柔并济且把握战机之能非常人所及,是以在平淡局面中小心而有力地增添胜利的砝码,渐使胜利的天平倾向己方。而“稳”与“渐”之把握,可谓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积极的闲着,进取的冷着,耐心的等着。看似牛嚼草般无味,实如清茶绕梁之甘甜。品其余香,始觉其棋道之精妙竟有如此之境。而“稳”、“渐”之风,不亦假其专心之所习乎?天赋虽是重要一环,若非潜心浸淫,必无此响绝古今之技呀。

故,成事者重其行而宽于果,妥败者瞻其果而误于行。不但于棋,凡事事之,必定力求专心,方为追求之真谛。此为今之所得,纵观前后,又觉辞未尽意,哈哈一笑,罢就罢就。

渔谱·雨
雨箭穿城 逼宫骑威 血刃斩魂未息
坐毡软禁 左右树敌 二武托危 连横死战
锋寒胆裂陷马翻
疾进斗横闩

手起刀落 万军从中 危将岌岌将危
可憾是 英雄气短 围魏救赵时不予
仰叹三声 惨笑投戈 风云不忍灭

少小老大 病树复春 林荫当年沙场血
步履蹒跚 木呆口迟 杯酒倚老黄昏雨
曾记当初 纵横穿梭 驰骋任我行
继续阅读

我与象棋4

时至今日,我仍然崇尚纯人象棋。

几年前,象棋软件悄然兴起,掀起了网络象棋的一大波澜。如今,软件在网络盛行,已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软件在各个游戏平台,都占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是主流代表。诚然,软件给象棋界带来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庞大的开局库,精准的计算,巧妙的杀法,为象棋的发展锦上添花。玩家可以利用软件,帮助自己提高象棋能力,同时也可以把软件与人结合,在比赛中一展拳脚。但不可否认,后者的出现,衍生出来很多弊端:部分玩家挂机赢棋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象棋比赛也很大程度的成为了软件之间的较量,观赏度大减;玩家之间也由于有了软件的存在而不免时有猜忌,甚至有伤感情。软件这把双刃剑,在推动象棋发展的同时,给网络象棋游戏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回想当年,软件方兴未艾。抱着好奇与虚荣心,本人也不知羞耻了一回,开着软件驰骋网络,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冲锋陷阵鲜有铩羽。一个月下来,就涨了2000多分,暗爽了不知多少次,心想着成为绝顶高手简直易如反掌,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继续阅读

决定退出无情门管理层

思量很久,我决定退出无情门管理层。

究其原因,没有管理好,没有时间管理,只是拿来推辞的原因罢了,根本的原因是:我对社团的比赛已经没兴趣,也不想再组织比赛了——我对纯人象棋的追求与棋软比赛的现实出现严重背离。

棋软横流,前两三年开始,人机比赛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身为只对纯人象棋感兴趣的我,无法容忍棋软在比赛中的介入。无奈的是,社团比赛成绩,是作为衡量一个社团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为了取得好成绩,在比赛中唯有派上人机高手,甚至是纯软件,来作为竞争的有力武器——过程中,我只充当一个调动人员的身份,明知自己对比赛不感兴趣,仍要向社团的朋友大力的宣传。机械的操作,枯燥的造势,与本人追求纯人象棋的初衷渐行渐远。长期下去,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团,都没有好处。再三考虑,还是让贤为上。

无情门是我唯一的象棋社团,决定退出管理层,并不是对社团的不满,而是,想放下包袱,更好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仅此而已。我还是我——无情门*鲸鱼姑,一个热爱无情门的纯人菜鸟。

 

我与象棋3

关于朕的比赛
11年了,学棋11年后的4月24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朕第一次参加正规的象棋比赛。
虽然比赛只是学校内部的比赛,算不上什么大场面,但是对于朕来说还是非常重视的。经过一个星期前的初赛,朕顺利的进入了决赛,能够与众多高手面对面下棋是朕多年来的心愿。因此,对于朕来说,拿到较前的名次当然是开心,但拿不了名次也没什么伤心和苦恼之类的。纯粹是为了下棋而下棋。
于是就带着这样的心理去比赛。
继续阅读